“三位一体”在温州试点已满15年。作为“三位一体”落地实施的重要成员,工行温州分行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政策,总结经验并实行“3+2+2”举措,即“三大工程”“两大创新”“两网共建”,助力“三位一体”落地,使得金融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加深入。
依托点多面广、熟悉本土的优势,该行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对接农民创业、生产,以合作惠服务,以服务促合作,探索构建与“三农”合作互惠的共同体,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城市提供金融支撑。截至目前,全辖县域地区各项贷款余额640亿元,最近一年累计投放超40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96亿元,增速超20%。
“三大工程”破解“三农”贷款融资难题。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聚焦并解决融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中,能否解决“三农”融资问题,则是贯彻“三位一体”实践的关键。为此,工行温州分行着力打造“山海协作”“三优扶持”“普惠融资”这“三大工程”,破解“三农”贷款融资难题。
围绕温州地区“国有经济城区强、民营经济县域强”的特点,该行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市场和“三农”业务一齐抓的经营理念。在深耕县域民营经济的同时,紧抓城区十大国有平台公司总部跨区域(县域)投资契机,建立市分行层面的信息共享、联动营销机制,引导城区支行积极对接国有平台,跟踪投资信息和进度,联动县域支行落地,配套分润机制,有效发挥“1+1>2”的聚力效应。通过以城带乡的“山海协作”模式,截至目前已成功对接联动项目10余个,涉及金额近50亿元。
而“三优扶持”工程的实施,则为“三农”发展铺设绿色通道。工行温州分行在准入阶段就对涉农信贷做好“绿色”标注,实行额度优先、利率优惠、手续优化的“三优”扶持政策。涉农小额贷款在基准利率下能够以信用、联保等方式担保,在工行网上银行就能自助申请,实时到账且随借随还。
“线上就能自助提款、还款,资金实时到账,真是优惠又方便,对于我们农户来说,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久前,工行瑞安支行为当地某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特批较市场平均利率更优惠、金额200万元三年内随借随还的“网贷通”产品后,农户开心不已。据介绍,这笔贷款将被进一步用于推动农业产品向规模化、精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高质量发展。
此外,工行温州分行实施“普惠融资”工程,瞄准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创新“村社e贷”,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经济合作社)提供“普惠融资”服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村振兴不止要让村民的口袋富起来,更要传承乡情乡味,用文化凝聚人心。”平阳县某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之前,这家合作社刚得到一笔由工行温州分行提供的300万元的“村社e贷”,将用于村文化礼堂建设。
“两大创新”破解“三农”贷款担保难题。
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融资难,难在缺少有效的抵押物,无法构成有效的担保。近年来,工行温州分行直面农户贷款担保难题,以产品创新及合作创新为抓手,对接“三位一体”合作端的产业、改革、信用体系建设任务,进一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为此,该行对原有的信贷模式进行了“两大创新”。
首先是信贷产品方面进行创新。为了加快推进“三农”领域普惠金融发展,该行丰富面向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大对农户、农村的支持力度,提升客户融资体验,聚焦产业兴旺、产业转型,创新信贷产品特色融资业务。
比如创新推出“农户e贷”,实现对农户小额融资需求主动授信并直接生效额度。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践行“一县一行一策”,深化“一链一品一贷”融资专案,开展“田野”调查,深入乡间地头,设计探索“番茄贷”“渔业贷”等特色农产品的融资支持,大力扶持各乡村特色农产品的“产业振兴”。“番茄滞销让大家一筹莫展,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相信春节番茄一定会‘红’起来的!”苍南县一番茄种植户在收到工行苍南支行以“番茄贷”产品给他提供的20万元贷款后开心地说。
在产品创新方面,工行温州分行创新打造适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产业金融生态,深挖产业链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拓展抵质押物范围,提高乡村区域的贷款可获得性,尤其是针对科创型农业企业,进一步盘活“沉睡资产”。
比如以“双碳”战略为引领,依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创新推出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即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发放贷款,主要用于企业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等环节的改造和提升,加快企业绿色转型,不久前,该行已成功为瑞安市某公司成功发放全市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
其次是推进银保合作方式创新。面向涉农企业,工行温州分行深化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合作,创新引入温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温州市信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增加国有担保批量担保作为风险缓释措施的融资业务,为涉农普惠贷款拓户扩面、提升服务提供了更强的保障。
通过包含传统银担贷款、“总对总”融资、“双保”应急融资等多个贷款品种的合作,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关于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和银行服务体系优势,将更多信贷资金精准投放到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
“两网共建”破解金融服务获取难题。
政策上有扶持,产品上有创新,服务上也要跟得上。为此,工行温州分行加快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布局线上线下“两网共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以工行瑞安支行为例,近年来以“让每一个瑞安人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为目标使命,相继在马屿、陶山、湖岭、高楼设立营业网点和自助服务点,基本完成了工商银行金融服务在瑞安西部乡镇的全覆盖。
春节前,家住瑞安市陶山镇花园底村79岁的李老伯到离家不足30米的工行瑞安陶山支行营业网点,取到了自己的退休养老金,而原先要赶两小时的路才能到隔壁马屿镇上的工行网点。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存取款、转账、水电费代缴等基础金融业务,这是破解金融服务获取难题的一个成就。
与此同时,“线上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数字赋能“三位一体”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成了将金融服务从“家门口”到群众“手中”的传递。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工行瑞安支行还特地向工银集团总行申请研发瑞安美好家园版手机银行——“瑞安人自己的手机银行”。根据手机银行功能服务MAU和金融产品销售数据的分析,对瑞安客户的金融服务偏好描绘了精准画像,并基于此推出了“幸福理财”“幸福贷款”“幸福存款”等三大幸福系列专属服务,更好地契合县域客户的投融资需求。
从生产端到供销端再到产品端,触手可及的金融服务,“三农”专属的金融产品,在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覆盖面、便利度上,工行温州分行一直践行着“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的服务承诺。
“三位一体”在瑞安的实践只是工行温州分行支持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瞄准农村最突出的短板、聚焦农民最关切的问题,工商银行“三位一体”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广泛和深刻的实践。
“田野‘沃土’是金融服务的‘热土’,我们将继续把更多的金融资源协调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书写好新时代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工行温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