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竹林里的新鲜空气还能换来真金白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安吉县却真真切切。凭借5425亩竹林,山川乡大里村党总支书记应忠东代表村集体,成功拿到全县首批竹林碳汇收储交易金27.5万余元。就在前几天,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成立,并发放首批碳汇收储交易金和碳汇生产性贷款,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落地运营。
“我们的目标是搭建闭环的碳汇收储交易市场,推动竹产业绿色创新发展、生态产品价值高质量实现,探索出共同富裕实践新路径。”安吉县城投集团董事长陈卫告诉记者,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成功上线,让空气换来真金白银不再是“天方夜谭”。
资料显示,安吉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现有87万亩毛竹林资源。早在2012年,该县就与国家林草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森林碳汇省级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竹林碳汇研究,通过建设毛竹林碳汇通量观测塔,全自动、全天候采集竹林不同冠层的二氧化碳浓度等竹林生态系统的详实数据。
在2012年联合国第十八届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国第十八届气候变化大会上,安吉代表全球竹产区,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农林大学,共同签署了全球首个竹林经营增汇和竹制品储碳试验示范区项目。
2021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鼓励地方搭建林竹碳汇交易平台,开展碳汇交易试点,这些都为碳汇收储交易奠定了理论、实践基础和政策依据。
在日前举行的“安吉两山竹林碳汇交易平台”启动仪式上,工行湖州安吉支行盛情参与,并签约提供10.42亿元意向资金支持,通过绿色金融的手段,助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安吉竹林碳汇收储交易的率先实践,与监管部门指导银行机构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的靶向精准改革密不可分。”工行安吉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链条碳汇收储交易过程以竹林碳汇交易平台为依托,从村集体(农户)收购竹林碳汇,再交易给购碳企业,从而实现碳汇交易。
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的“碳汇共富贷”,针对村集体和农户购汇后给予利率下浮的“碳汇惠企贷”以及针对平台的“碳汇收储贷”,同时,引入竹林碳汇价格指数保险和毛竹碳汇富余价值恢复补偿保险,为村集体(农户)碳汇交易的收益保底护航。
通过此次启动仪式签约,该行将更积极地投身绿色金融的改革浪潮中,用竹林碳汇撬动整个竹产业发展,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同时,助力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一是借力集团,顶层设计。竹林碳汇是“碳吸收”的重要手段,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产品,在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的指导下,工行安吉支行协同市分行成立“安吉竹林碳汇”课题调研组,与安吉县当地林业部门、发改部门、金融办、人民银行展开积极对接,成为本次交易机制建立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二是结对农村,共同致富。签约贫困村浮塘村,专项提供200万元,为村集体提供金融支持,帮助结对村开展植树造林、林地经营、固碳增汇,为村集体创造可持续产生的碳汇收入,盘活林业资产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
三是支持收储,科学增汇。协助安吉县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公司在对县域内竹林资源梳理整合的同时,给予信贷支持,便于后续进行科学、集约经营,从而提高现有竹林的碳汇值及其经济价值。
四是让利企业,提升意识。浙江永裕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竹地板、竹塑地板及墙板,对竹子的应用有着充分认知,本次主动购买碳汇抵销排放,工行安吉支行提供了信贷利率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增强“碳减排”意识、履行社会责任。
“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我们班子商量决定年前先修林道,剩下的钱用于明年竹林抚育经营。”浮塘村党支部书记刘新海认为,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更需反哺绿水青山。作为竹林碳汇收储交易的获益者,有义务回馈生态、保护环境,让绿水青山变成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据悉,安吉首期竹林碳汇收储(含预收储)规模约14万亩,30年合同总金额72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