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今年6月,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乡村,难点也在乡村。中国工商银行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工行浙江省分行更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助力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富足富裕,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助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彰显工行的决心和信心。
在此大背景之下,工行温州分行紧紧围绕共同富裕主题,对标党中央和上级行党委的决策部署,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域深耕细作、精准滴灌,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该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由市分行一把手牵头,18个专业部室协助配合,统筹推进“四化一提升”的总体架构和实施路径向纵深发展,助力县域地区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辖县域地区各项贷款余额642亿元,其中开年以来累计投放43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03亿元,增速超20%。
赋能特色产业的融合聚变之路
“工商银行的贷款不仅利率优惠,还免抵押免担保,让我做规模养殖的底气和信心更加足了。”工行温州分行启动农户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将“流动银行”搬到了乡间田野,持续开展送贷下乡,泰顺县西旸镇瑞后村杨梅种植户周女士成为“杨梅贷”的第一批受益者。
资料显示,“杨梅贷”是该行惠农系列的特色化创新产品之一,此外还针对紫菜、黄鱼、茶叶、番茄等农产品开展“田野”调查,按照一个产品链,一套融资模式对应的总体思路,做好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工行温州分行持续创新“兴农贷”产品,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新农村特色融资方案,主要包括“村社e贷”“农户e贷”“农企e贷”“农机e贷”等产品。开年以来,该行首笔“村社e贷”在平阳县落地,为鳌江镇某村经济合作社发放30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同时,成功向渔业企业投放“农企e贷”超300万元,“农户e贷”也已落地多个特色农产业方案,不仅投向滩涂养殖泥蚶、贝苗等渔业专业户,还相继推出了瑞安花菜贷、永嘉乌牛早、洞头紫菜贷等特色产品。
金融改革创新的全面蝶变之路
“真是没想到,商标还能办理质押贷款。”熊猫乳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工行温州分行给这家苍南县老牌乳制品企业贷款授信,进一步提高了创业者的品牌意识,“商标能够贷款,说明我们熊猫乳品做出了口碑。今后,我们会更加用心经营自有商标,打开更大市场”。
拓宽涉农增信渠道,助力企业变“知产”为“资产”,同样受益的还有浙江乡妹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打通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的“三农”发展新路,这只是工行温州分行探路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一条,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行大力推行乡村金融业务,积极打造乡村金融生态圈,多措并举用创新金融手段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7.75亿元,较年初增幅58%,高于各项贷款增幅41个百分点。
下阶段,工行温州分行将以种子公司为支点,撬动温州农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持续研究探索种子抵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担保方式,支持种业企业发展,对金融助力种业发挥源头作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工行方案”。
融入绿色普惠的快速裂变之路
“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这么快就落地了,这将有力促进我们企业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等环节的改造和提升,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说道。工行温州分行积极对接全市共7家拥有碳排放权配额的企业,迅速跟进落地,开通“优先办理、即来即审”绿色通道,有效盘活了企业的碳配额资产。
为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办理了全市首笔碳排放权配额抵押贷款之后,该行又和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公司签订碳排放配额抵押贷款协议1亿元,并于当日放款3652万元,在能源“双控”政策背景下,多措并举保障区域电力供应。这是乐清首笔以碳排放权为抵押物的贷款业务,也是目前温州金额最大、利率最低的一笔绿色融资业务,是全市工行系统在绿色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尝试,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工行温州分行绿色贷款突破130亿元关口,成功创造了全省首单碳中和债、全市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等多项“首单”“首笔”,为金融助力绿色经济打下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迢遥不畏千程路,辛苦惟存一片心。展望2022年,该行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发展模式,深深根植于温州特色生态土壤之上,愿作春泥沃乡土,愿汇春水润“三农”,愿化春风绿田野,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