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耕”新。眼下,全国各地春耕备耕工作已热火朝天。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支持春耕备耕是当前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下以简称“民泰银行”)金华分行积极响应农业生产需求,多举措为助力农资小微企业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
主动上门解“钱”愁
“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清晨五点,浙江省金华市武义上端头村的茶农张姐已背着竹篓上山。春天温暖的气候给茶树发芽安装了“助推器”。“原计划招的十位采茶工满足不了当前的采摘速度,采摘后的茶园维护也迫在眉睫。”张姐望着漫山的茶树眉头紧锁,资金缺口让她发愁。
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针对茶叶产业“短、急、频”的资金需求特点,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红百合”金融服务队积极行动,当天便上门了解客户情况,进行现场勘查资料收集,通过“农惠通”绿色通道,影像征集、移动开卡、电子合同签约,20万元信用贷款两小时到账。
“以前贷款要跑县城,现在银行追着茶园跑。”张姐的笑声在山间回荡。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的一垄垄茶树不仅是茶农的希望,更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在春茶采摘的黄金时节,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的“红百合”金融服务队穿梭于茶园与茶厂之间,用一笔笔“及时雨”贷款、一项项定制化服务,为茶产业链注入金融“活水”。截至目前,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已发放农业贷款超2100万元。
“移动银行”进山坳
“嘀……已到账”随着音响的报送声响起,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上端头村村口临时茶叶交易市场的茶商陈叔完成了当天的第38笔收款。在此设立的“春茶服务驿站”内,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红百合”金融服务队正指导茶农使用“民泰通”收款码。
“以前现金交易容易出错,携带也不方便,现在扫码付款还能自动生成账本。”陈叔展示手机里的电子明细,每笔交易精确到时间、单价。 “因为去年夏秋茶的采摘量比较少,所以茶叶养分的积累比较好。今年的春茶芽头肥壮,香气好品质佳,茶叶的价格也好。”
民泰银行推出的“民泰通”收单业务可灵活运用于各种生产经营场景,尤其适用于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配备的云端音箱可实现实时播报,操作简便。
据统计,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民泰通”业务已累计办理茶叶业务超1万笔。“银行不仅要当茶农的‘钱袋子’,更要做乡村振兴的‘合伙人’。”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助力油茶焕新生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仁川镇茶油飘香。“山茶油在磐安的售卖价格大概在每斤80元,红花油茶果果形大、产量高、出油率也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油茶基地的负责人杨华珠指着满山红花油茶介绍道。杨华珠原从事工程行业,受市场环境波动影响,经营效益下滑,银行原贷款面临不良。
面对其困境,民泰银行金华磐安支行没有简单采取抽贷、断贷措施,而是深入调研客户实际情况,研判其还款意愿和发展潜力,通过调整还款计划等系列方式,该支行为客户争取了转型缓冲期。
如今,杨华珠的油茶基地年产值30万元,不仅还清了历史债务,还带动农户就业。磐安红花油茶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特色林业资源,仁川镇创新推行“连片流转村集体林地+农户土地入股+村统一经营管理”模式,组建了众多油茶专业合作社及家庭林场,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仁川镇完成油茶低产改造1750亩,开展油茶基地新造2800亩,累计建成油茶基地2.8万余亩,其中种植浙江红花油茶1.8万余亩,成为全省最大的高海拔红花油茶基地。
金融与实体经济如同血脉与肌体。民泰银行金华分行以“输血”促“造血”、化“不良”为“良机”的实践证明,在实体经济面临挑战的当下,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唯有与企业、客户同舟共济、创新服务模式,方能真正发挥金融“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