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深耕!从试点探索到复制推广,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科技金融服务的“暖心答卷”

来源:浙江农商联合银行 责任编辑:曹泉

自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在嘉兴启动科技金融试点以来,各行社已开展一年多的深入实践,形成了一批特色服务模式,不仅为科技企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省科技金融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到今年8月末,嘉兴地区农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超过30%,服务覆盖科创企业7200户,覆盖面达70%。

245服务模式 全链条赋能科技企业发展

禾城农商银行创新打造科技金融“245”服务模式:锚定“新兴科技企业+传统企业转型”两大客群,聚焦“服务、产品、机制、风控”四大创新,共建“政银、投贷、智库、银担(保)、商服”五大生态联盟,同步增设科技专营机构、组建专项专班。省级独角兽企业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产冲刺期急需流动资金,该行依托“245”模式快速响应,发放“新秀贷”1000万元,助力企业研发与产能扩张。截至8月末,该行已服务科技型企业1656户,贷款余额超122亿元。

跨区域联合服务团队 打造长三角科技金融协同新范式

嘉善农商银行牵头联合上海、苏州农商银行,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科技金融联合服务团队,通过“名单互认、服务联动”实现跨区域协同。嘉善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产业化转型需资金支持,团队联动协作——嘉善农商银行对接本地企业、苏州农商银行服务母公司,同步保障两地项目资金,最终助力企业突破瓶颈。截至目前,该团队已服务企业4户,发放贷款1200万元。

三级联动服务模式 织密科技金融服务网

平湖农商银行构建“1+1+10”三级科技金融服务架构:以科创金融事业部为核心抓政策研究及产品创新,以科技支行聚焦集成电路等产业提供专项服务,以10家特色支行跟进招商项目提供全流程支持。嘉兴某半导体有限公司成长过程中,该行累计提供3000万元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助力其成为国内半导体测试领域标杆企业。截至8月末,该行科创贷款余额达82.79亿元。

政银担合力服务模式 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痛点,海宁农商银行联合海宁市人才科创集团、嘉兴市融资担保公司,共同设立科技金融风险池,按比例放大资金规模为企业提供担保,形成“风险共担、免抵押、低费率、快审批”的服务模式。专注淤泥固化技术的浙江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因研发投入大、订单增长快面临融资难,通过该政银担模式成功获得资金支持,缓解经营压力。

“三定”服务模式 激发县域科技金融内生动能

海盐农商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推出“定点走访、定制方案、定向推荐”的“三定”服务模式,依托政银数据优势建立“科技企业清单式走访”机制,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并构建“1+13+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保障需求响应。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海盐某五金制造公司转型遇资金瓶颈,该行精准发放1400万元专项贷款,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乐动力”服务模式 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新生态

桐乡农商银行打造“乐动力”科技型企业分层培育体系,依托“科技指数”从专利、团队等维度筛选企业,形成“60家培育库+20家俱乐部”分层服务机制,联合政府、基金、保险等提供“六赋能”综合服务。浙江某科技企业在研发阶段遭遇融资瓶颈,该行推出“双贷”组合方案,通过科技保险增信、分期放贷、阶梯利率等方式,实现银企风险共担,从“融资”延伸至“融智”陪伴。

未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四专一生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构建环杭州湾“1+3”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共建科技金融生态圈,让金融服务更加精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浙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新的金融动能!


邮编:310001 传真:0571-87189503

版权所有: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浙ICP备13024687

技术支持:杭州快房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