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农事忙。台州银行业将金融支持春耕备耕作为服务“三农”的有效抓手,积极对接农户融资需求,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充分匹配备耕期间资金“短、频、快”特点,确保金融资源精准高效地投放到田间地头。
“粮农贷”解农忧
在三门县健跳镇,叶仙龙经营的三门县良达水稻专业合作社正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叶仙龙近年来带领社员们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从最初的“一块家用承包地”逐步扩展为近2500亩的“包田大户”。然而,随着今年新增1700亩土地的种植计划,合作社的资金压力骤然加大,合作社面临着100万元的资金缺口。
“眼看着春耕在即,资金却迟迟没有着落。”叶仙龙回忆道。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浙江农商银行系统客户经理章锐在走访中了解到了合作社的困境。章锐迅速行动,为合作社开辟了“绿色通道”,仅用两天时间就成功发放了100万元“粮农贷”。与此同时,他还为叶仙龙详细介绍了财政贴息补助政策,预计年末贴息补助为其减轻融资成本19250元。
“贷款一到账,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叶仙龙笑着说道,“有了这笔资金,春耕生产就能顺利进行了,今年的收成也有了保障。”在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下,合作社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近年来,三门农商银行深入实施“金融惠农”行动,在信贷支持方面,该行创新推出“粮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针对不同生产环节设计差异化贷款方案,为种粮主体提供了从种子、化肥到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资金支持,全方位满足种粮主体资金需求。在服务模式上,组建了17支春耕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贷上门服务,建立一站式审批通道,将贷款审批时限压缩至48小时内。同时,该行与当地农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为农户提供粮食直补、农田补助等惠农资金的一站式代发服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账。
截至2月末,三门农商银行的“粮农贷”贷款余额已达0.42亿元,有效满足了当地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
在金融支持的助力下,三门县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合作社像叶仙龙一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文旦“喝”上“金融肥”
眼下,文旦已进入剪枝、施肥的关键期,清港镇盐业村果农叶美青每天一大早就和小工们一起在文旦果园里忙碌。
“已经完成文旦剪枝了,马上就要开始施肥了,现在化肥也都买好了,这可多亏了玉环永兴村镇银行的扶持。”望着长势喜人的文旦树,叶美青忍不住喜上眉梢。
叶美青种植了50亩文旦,他告诉记者,要想取得好收成,春季剪枝、施肥、疏花等必不可少。然而,雇佣工人、购买农资等资金困难却是压在他心底的一块大石头。“时节不等人,春季剪枝、施肥十分重要,不然一年都白干了。”叶美青说,于是他又找到了他的老朋友,玉环永兴村镇银行客户经理蒋丹东。
在了解了叶美青的情况后,蒋丹东第一时间和同事上门了解情况,并为他办理了20万元的惠农贷款。
5年来,叶美青每年都会向玉环永兴村镇银行申请惠农贷款用于春耕生产,在他看来,惠农贷款发放足额及时,利率还低,每年收成后再还款,方便快捷又贴心。“每次申请了贷款后,没几天钱就足额到账了,我对他们的效率还是很满意的,一点也没耽误春季生产。”叶美青笑着说。
春耕生产是农民的大事,也是玉环永兴村镇银行的“心里事”。今年以来,玉环永兴村镇银行积极向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分行申请“再贷款”,并充分利用再贷款资金创新推出多款专项优惠信贷产品,平均利率低于同期贷款利率105个BP。目前,该行发放支农再贷款278户,余额0.89亿元。
近年来,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强化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全力支持乡村振兴。
“我们依托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聚焦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金融需求,针对种植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不同主体定制方案,推行‘一户一策’利率定价机制,通过提高授信额度、延长还款周期等举措,提供差异化服务,第一时间将各项优惠政策传导至实体经济,有效保障涉农信贷供给。”蒋丹东说。
海上忙“蛏”耕
三门湾,位于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三门县,坐拥59万亩浅海、21万亩滩涂,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青蟹之乡、小海鲜之乡、缢蛏之乡。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传统的农耕思想,但是三门的渔民却硬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在大海这片一望无际的“蓝田”上,耕耘出独属于三门独一份的“鲜甜味。”
阳春三月,在台州三门县涛头村,水汪汪的海塘边上,到处可见养殖户们忙碌的身影,运苗、洗苗、放苗......当下迎来放养蛏苗最佳时机,连日来,涛头村的养殖户们正忙着从外面购买蛏苗,并投放到自家养殖塘中,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我们的养殖塘,现在运用的都是科学养殖手法,实行青蟹、小白虾、血蚶混养”,说话的林师傅是三门涛头村的养殖大户,原本就有40多亩海塘,今年为扩大养殖面积,提高产值,他用手头流动资金多承包15亩的养殖塘,但这样一来,今年春季购买蛏苗和饲料的资金便有所不足,而农行三门县支行的“鲜甜共富贷”帮他解了燃眉。“我在农行申请了30万元‘鲜甜共富保’贷款,钱一下都备齐了。”林师傅微笑表示,“年化利率低,还款压力小,心理负担也轻。”
据了解,“鲜甜共富保”是农行三门县支行针对当地海塘开展蛏子、血蚶、青蟹、蛏子混养的独特模式,联合县金融工作中心和台州信保基金,为当地种养殖行业个人和企业量身定制的惠农信贷产品,该贷款一次申请,三年内可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利率低,农户最高可贷50万元,企业单户最高可贷500万元,且该贷款由台州信保基金统一担保,无需抵押贷款压力轻。因这几种海鲜经烹饪后味道“鲜甜”,无比美味,特命名为“鲜甜共富保”,也表达当地农行携手农户奔共富的美好愿景。
“春耕时节,养殖户们贷款主要是买种苗、投饲料,这个决定全年的收成,所以特别重要。”农行三门县支行营业室经理柯明俊表示。
农户们申请“鲜甜共富保”贷款,通过农行掌上银行,足不出户线上操作便可放贷,后续小海鲜收获回款,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还款,借贷灵活,深受当地水产养殖户的喜欢。
开年至今,已有58户农户申请“鲜甜共富保”贷款近2000万元,用于购买青蟹、血蚶、蛏子等种苗和饲料混养,覆盖的海塘面积2000余亩。
邮编:310001 传真:0571-87189503
版权所有: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浙ICP备13024687
技术支持:杭州快房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