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数字赋能 下沉服务 拓展乡村“兴”场景

来源:稠州银行总行 责任编辑:刘家慧

2025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着眼于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重点任务。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既是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也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稠州银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使命,在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数智化金融服务场景,数字赋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农村金融服务站”不断下沉支农视角,延伸“金融+”服务内涵。

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专业化金融供给机制。为妥善解决农户融资渠道不畅、贷款审批流程较长、涉农群体风险控制数据缺乏、数字化风险管控不足等问题,稠州银行围绕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各项要求,深入挖掘农业大数据推动共同富裕效能,向涉农等薄弱环节倾斜资源。

一是持续推动农村地区“整村授信”工作。“软信息+硬数据”相结合,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稠州银行构建适合本地村民授信标准的评议模式,建立自动审批模型,实现授信审批标准化、自动化,达到“一村一策、快速放款”的目的。该举措妥善解决农户融资渠道不畅、贷款审批流程较长、涉农群体风险控制数据缺乏、数字化风险管控不足的问题,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末,稠州银行数字化整村授信户数超400万。

二是构建数字金融支农服务体系。在“整村授信”模式上,稠州银行设计无抵押、纯信用的全流程的线上产品“乡村振兴贷”,面向三农群体实现“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动态调整”。该产品向符合条件的本地户籍村民发放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需求的贷款,客户线上申请,通过模型判断即时返回申请结果,5分钟内完成定额、定价确认,做到“秒批秒贷”。

磐安县悬崖村位于磐安县方前镇施家庄村内,座落在海拔800多米的群山之中,进出村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被驴友们称为“浙中川藏线”。稠州银行金华磐安支行为悬崖村打造“整村授信”普惠金融授信模式,全力支持悬崖村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目前已累计向悬崖村授信80余户,授信金额1300余万元,昔日人烟稀少的小山村逐浙热闹起来。截至2024年末,“乡村振兴贷”数字化整村授信金额近500亿元,贷款余额超140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稠州银行客户经理在武义县车门村盟山殿茶园进行调研走访.jpg

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践行“一村一品”全周期助农理念。稠州银行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在农村区域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扎实推动“金融服务不出村”理念落地。服务站配备助农POS设备,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现金汇款、转账、代理缴费等服务。截至2024年末,稠州银行累计布设助农设备700余台,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2万余笔、转账17万余笔、查询5.4万余笔、生活缴费5.4万余笔,其中,80%的服务对象为留在村居的老年群体。

以农村金融服务站为支点,稠州银行多措并举延伸产业链,持续发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助农户打造“新型农场”“新型农庄”等传统农业转型典范。此外,践行“一村一品”全周期助农理念,金融支持象山红美人、建德草莓、庆元香菇等地域特色产业,依托自有栏目“小c探店”铺开线上推广。稠州银行还在服务站设置了“农产品专区”,通过线下农产品展销和线上的积分商城、“共富山海行”农产品公益直播、农产品“爱心接力”协助销售等方式,解决滞销农产品销售难题。武义“农村金融服务站”与武义县“益农信息社”整合联动,已成为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销售点、大数据采集的工作站,助力“金融进村入户、农产品出村进城”。

接下来,稠州银行将把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步子走得更稳、踏得更实,在浙江山海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下,持续提升“金融下乡”服务网络覆盖面,切实发挥金融“活水”之力灌溉农村农业新质生产力勃发土壤。


              


邮编:310001 传真:0571-87189503

版权所有:浙江省银行业协会 浙ICP备13024687

技术支持:杭州快房传媒有限公司